🗒️道德的本质是什么,愿你我都不被道德所绑架
00 分钟
2024-2-21
2024-5-27
category
tags
type
status
slug
date
summary
icon
password
 
💡
在《理想国》第二卷中,柏拉图借格劳孔(Glaucon)的雄辩,以神话中的戒指为喻,来对人性的弱点进行深刻的揭露。
那些做正义事的人并不是出于心甘情愿,而仅仅是因为没有本事做恶。 假定我们这样设想:眼前有两个人,一个正义,一个不正义,我们给他们各自随心所欲做事的权力,然后冷眼旁观,看看各人的欲望把他们引到哪里去。我们当场就能发现,正义的人也在那儿干不正义的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人都是在法律的强迫之下,才走到正义这条路上来的。

前言

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 亚当斯密能看懂政治经济规律,看懂社会运行规律,正是因为他看透人性、了解人类思言行为的本质。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亚当斯密的一本著作,被称之为西方世界”论语“的《道德情操论》。
notion image
大家可能更加熟悉他的另一部作品《国富论》,斯密最初以《国富论》而闻名于世。然而,斯密本人更倾心于《道德情操论》。
为什么这么说呢?亚当斯密在36岁时出版了这本书,并在之后持续不断地对其进行修改,直到他在67岁时去世。这本书经历了六次修订,也就是说,作者整整修改了31年之久。由此可见,《道德情操论》在斯密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可以说,如果没有《道德情操论》,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国富论》的精髓。《道德情操论》不仅在斯密个人的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且在整个西方思想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当·斯密和大卫·休谟都是情感主义伦理学的代表。
情感主义伦理学指的是以人的情感为根本而非理智的一种伦理学观点。相较于休谟,《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对人性的观察更为细致,常有令人积极称赞的洞察。斯密也比休谟更好地解释了人类如何从最基本的情感发展出道德规范的过程。200多年前,斯密的这一观点至今仍影响着伦理学家们对道德本质的思考。
《道德情操论》对人性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考察,为其整个思想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斯密尤其关注的是人如何从同情这个最根本的感情中发展出道德。
 
 
大家好,我是Tangly。我希望通过阅读分享一些经典书籍,引领大家思考,从而实现世界和平和全人类的幸福。

《道德情操论》的三个核心

斯密相信同情是所有伦理的基石,它建立在人的想象力和对社会生活的需求之上,使人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与别人进行协作。这种合作需要一种公正的旁观者的观点及良知。
从这种公平的角度出发,经过普遍性之后,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道德准则。如果把普遍的道德标准内化,就会产生一种稳固的性格与品德,这就是道德发展的顶峰。

1、人类的道德为何起源于同情?

斯密认为人类道德的根源在于同情这一情感。他观察到,同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它使人们能够共情他人的痛苦和喜悦,并因此采取行动来减轻他人的痛苦或分享他人的喜悦。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深入探讨了同情的本质及其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他认为,同情源自于人的想象力,通过想象自己置身于他人的处境中,体会他人的感受,从而产生对他人情感的共鸣和关怀。同情让人们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共同点,激发了对公正、善良和合作的追求。

2、情感层面上升到伦理道德

斯密认为,同情是人类道德的基础,它在个体心灵中培育了良心这种内在的道德判断力量。良心使个体能够区分善恶、正误,引导其行为符合道德规范。
斯密认为,人类通过观察和体验他人的痛苦和快乐,通过对他人感情的共鸣和关怀,逐渐形成了对善恶的判断和道德规范。斯密将这种道德规范称为“德性”,认为它是由同情这种基本情感推导出来的,是人类天生具有的道德本能。

3、道德理论与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他在《国富论》中详细讨论了市场经济体系如何通过个人自利的行为来实现整体社会的利益最大化。然而,斯密强调了这种自利行为受道德情操的制约,认为只有在个体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约束力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体系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因此,斯密的道德理论对于理解个体在市场经济中的行为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
接下来我将以这三个层面,展开说明道德情操论的主要内容

一、情感主义

不读懂《道德情操论》,就不可能完全读懂《国富论》,是因为《道德情操论》揭示了私密对人性和道德本质的深刻思考,为理解《国富论》中关于市场经济体系和个体行为的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只有理解了私密的道德理论,才能深入理解他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市场经济理论。
斯密的伦理学被归类为情感主义代表,因为他认为所有的伦理观念都源自于人类的情感。这种观点在中国的儒学中也有所体现。然而,在西方哲学中,这一立场相对较少见,因为西方伦理传统更侧重于理性、感性和信念。然而,在17-18世纪的苏格兰出现了情感主义这一主要流派。在《道德情操论》开篇,斯密强调了同情作为本书的核心思想,认为同情是人性的基石。
斯密相信,无论一个人多么自私或邪恶,都有一种内在的天性,即关心他人的命运,为他人的幸福感到高兴。这就是同情,即我们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然而,斯密更确切地将其描述为共情,即能够与他人共享相同的情感,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是人类的共情能力的体现。

共情的本质

同情是如何产生的呢?
毕竟,当一个人生病时,我们无法完全体会到病人的痛苦,我们如何确信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呢?这一切都归功于人类的想象力。想象力帮助我们跨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障碍,使我们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人的体验之中,并以相同的情绪回应着他。斯密相信,这种以想象力为基础的同情心是无处不在的。
他认为,人的想象力最基本的趋势之一就是与他人建立联系。因此,当我们产生同情心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情绪与他人的情绪作比较。与他人情感上的一致会带来幸福感,因此志趣相投常常使人心情愉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与他人分享喜悦会增加幸福感,而分享痛苦则会减轻痛苦。相反,当人们在情感上产生分歧时,他们会感到失望和痛苦。

情感是把双刃剑

亚当·斯密认为,幸灾乐祸对他人是极其残酷的伤害。
我们自然会与他人进行比较,这不仅是因为想象的作用,更因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与他人共生,而他人则是我们的反映。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你可能不会在意自己的美丑或道德行为。因此,道德观念和审美标准都受他人眼光影响。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我们试图与他们保持一致,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我们经常观察他人对同一事物的情感反应与自己的反应,以判断自己的情感是否合适。就像一句玩笑话,如果台下的人都笑了,那我就可以肯定我的笑话很好笑;如果你看我,我看你,然后大家都沉默了,那么我就明白我的笑话并不好笑。
我们对自己的感受更敏感,而对他人的感受则不太在意。因此,斯密主张我们必须经常调节与他人的情感以实现彼此的和谐。在这里,我分享两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一种是通过扮演旁观者的角色,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尽可能理解对方的情绪。
另一种方法是控制自己的情感,尽量减少情绪表达,与旁观者保持一致。
例如,在伤心或生气时,尽量控制情绪。这种调节方式让人感觉到对方具有纪律性和节制性,甚至会产生一种崇拜之情。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的性格将更加完善,你可以更好地控制情绪,让他人感到舒适。而我认为只要是人都会有情绪,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不可以情绪化地表达,生气地表达、和表达生气是两码事。
 
进化生物学和斯密的观点是一致的。虽然达尔文曾试图用怜悯来解释人类的伦理行为,但他并未提出强有力的论据。现代生物学家们发现,像许多其他高等哺乳动物一样,黑猩猩具有同情心或共情心。例如,当一只大猩猩看到自己的同伴受伤时,会停下来照顾它。同情和怜悯也可以解释为雌性有时会哺育非本种类的幼崽。这就是为什么这些高等哺乳动物会表现出类似于人类的道德标准。

二、情感上升到道德

下面我们来讨论同情与人类道德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从同情中发展出更深层次的道德观念。
斯密认为,人们对于某个行为的好坏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对某个行为感到认同与感激,就会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值得表扬,比如表现出同情心。
相反,如果对某个行为感到厌恶或憎恨,就会被视为罪恶,应受惩罚,例如伤害无辜者。
我们之前已经提到,想象力和同情心有一种自然的倾向,使我们能够调节情绪,与他人的情感保持一致。然而,这种调整并非每次都能取得成功。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事物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做出不同的评价。就像在街头发生的抢劫事件中,被抢劫的人可能会感到恐惧和痛苦,而抢劫者可能会感到贪婪和兴奋。
因此,同情在人类的道德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促使人们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在行为上展现出同情心和慈悲的品质。通过同情,人们逐渐形成了更加复杂的道德观念,包括善恶的判断、责任感和道德义务等。同情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也是道德观念的萌芽之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可以凭借情感反应来判断一件事是否合适呢?

公正旁观者

亚当·斯密提出,我们可以通过想象一个公正的旁观者来进行评判,一个没有任何偏见的裁判,一个不受个人利益影响的人。这位旁观者能够充分了解所有人的意图与思想。我们可以设想,作为旁观者,他的行动会给他带来怎样的感受。在面对伦理抉择和判断时,我们常常要咨询这位无私的旁观者,以核实自己的反应是否合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产生两种情绪反应。
一种是直接的、带有一定偏见的情绪反应,另一种是旁观者的间接、无偏见的情绪反应。

良知

斯密用了一个非常传统的词语来描述这位公正的旁观者,他称其为“良知”。认识到良知,我们就会接近道德。如果一个人的动机和行为得到了旁观者的公正认可或良知的认同,则这个动机和行为是符合道德的,是积极的,反之则是消极的。
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设想在每个特定的情境中存在着一个公正的观察者。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并不总是需要如此复杂的道德判断,因为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准则。比如,当我们目睹对无辜者的伤害时,我们会指责;当我们遇到仁慈时,我们会感激。这是一种普遍的道德规范,就像我们要待人仁慈,不要伤害无辜者。自觉地遵循这种共通的伦理准则便是我们的责任。在这个共通的道德准则下,距离斯密的道德理论的顶峰并不遥远。

德性

将普遍的伦理标准内化,使其成为坚实的品德,这就是“德性”的概念。德性是斯密道德伦理的最高境界。拥有这样的品质,我们将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自然而然地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就像儒家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即“随心所欲而不违背道德”。

美德的分类

斯密将美德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自身快乐的美德,另一类是影响他人快乐的美德。
影响个人快乐的主要因素是智慧,即以最佳方式实现目标,如健康、财富、社会地位和名誉等都能带来快乐。而智慧促使人获取知识、勤俭节约、真诚待人,并善于交友。
而对他人造成快乐的美德才是最大的美德,即善良与公正。慈悲需要我们帮助他人,这与美德和同情密切相关。它从亲密的人延伸到陌生人。这意味着我们总是首先关注孩子、父母、朋友,然后才是其他人,类似于儒家的爱。
此外,对他人快乐产生重大影响的美德之一是公正。它要求我们不伤害他人,比如不杀人、不偷窃等。这种美德与公正的旁观者观点密切相关,它不带有个人偏见,适用于所有人,并具有强制性,是一切政治、合法和法律的基础。

同情心自然产生美德

因此,斯密认为智慧、仁慈和正义这三种美德背后都有一种节制的美德。这表明作者从同情心中推断出了诸多美德,包括良知、道德、智慧、仁慈、公正和节制。我们可以从同情心中培养出稳固的美德,涵盖以下几个方面:自然产生怜悯、情绪调节、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态度。这样,一个人的品德就完美无缺了。
 

三、《道德情操论》之于《国富论》

斯密的道德与经济思想紧密相连,不了解前者就难以理解后者。因为前者以同情为核心,后者则以人的自私为出发点。而同情与自私哪个更重要,在斯密的观点中似乎存在着一种矛盾。

同情与自私相辅相成

斯密认为,同情和自私在人类行为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道德情操论》中,他强调了同情的重要性,将其视为道德行为的基础,认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是通过同情心的发展而形成的。然而,在《国富论》中,斯密更加注重人性自私的一面,认为人们出于自私动机追求个人利益时,可以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因此,斯密并未将同情和自私视为对立的,而是认为它们相辅相成。在他看来,同情和自私之间存在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要全面理解斯密的思想,就必须同时理解他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平衡。
斯密认为,怜悯是人类天性中的一种情感,但他并没有否认人类同时也具有自私自利的动机。正是因为人类同时具有自利和自私的动机,所以在伦理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公正的旁观者变得尤为重要。
斯密认为,要讨论伦理,首先必须谈及怜悯,而在谈及生产、分工交换和价格等经济学方面时,就需要首先考虑到自私的动机。这会与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也与个人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个人的利益是他们的追求,而这些追求也对整个社会的福祉有益。

无形之手

斯密认为,很多人错误地认为物质财富可以带来更多幸福,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真正的快乐来自于看到自己的财富能够使他人感到幸福,从而想象到自己也会感到幸福。
然而,对斯密来说,这种错误的观点也有积极的意义。它能够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尽管这些财富本身并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由于人们的需求和消费能力有限,因此富裕阶层所创造的资源和财富最终会流向贫困阶层,这就是所谓的“无形之手”。
从宏观的视角来看,斯密实际上追求的是一个更为广泛的目标。他希望通过同一套逻辑体系来系统理解人类的道德、法律和经济行为,并构建一种涵盖整个人类社会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框架中,有三个关键词:同情、自我利益和公正。
道德以同情为基础,以公正为准则。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首先完成了从同情中推导出道德准则的任务。同时,他也为经济合法学提供了初步的构想。在他晚年的著作《国富论》中,斯密完成了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由自我利益驱动的推演。然而,遗憾的是,斯密未能完成他关于从公正角度推导出完整法律系统的方案。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正是斯密晚年所致力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他去世之前,斯密却让一位朋友毁掉了他所有未发表的作品,这让我们感到遗憾与惋惜。
 

最后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次有机会,我们再聊聊《国富论》。
 
上一篇
努力是基本功,借势是破局点
下一篇
读懂《资本论》,你对世界的困惑会减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