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tags
type
status
slug
date
summary
icon
password

1. 普通人要看兵书吗

我觉得《孙子兵法》是人人都要看的。 这是一本教打仗和用兵的一本书,感觉上好像和平常人没什么关系,但其实不是这样。它本身确实是本兵书,但是不仅可以用来打仗,还可以用来经商,所以比尔盖茨、孙正义都承认他们最喜欢看的书就是孙子兵法。原因也简单,商场如战场,当然你不经商也没有关系,孙子兵法还可以用在人际关系上,例如职场。
notion image
其实打仗,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不会打石头、不会打木头),只要是打仗,打的就是人。所以一本教你怎么打仗的书,就是教你怎么解决人际关系。不过这种人际关系可能稍微极端一点🤣。
但其实孙子兵法教你的不仅是怎么整人,更多的是怎么保护自己,所以你如果遇到一些非常棘手的人际关系的问题,比如有人攻击你、诋毁你、陷害你、折磨你之类的,这本书里都有答案。

2. 孙武

notion image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 ”,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
公元前500年左右,诞生了很多牛人,例如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和释迦牟尼等等。
孙子在二十多岁写孙子兵法的时候还从未打过仗,而是在吴国的深山里务农,在种地的过程中写成了《孙子兵法》。在后来人看来,他可能是非常愿意研究一些古籍,从而通过一些古代的战争故事完总结出的《孙子兵法》。 孙子在32岁时,被人引荐给了吴王,看了孙武写的《孙子兵法》后,吴王大喜,便开始重用孙武,吴国也因此变得强大,成为春秋霸主。直至公元前506年,孙武助吴王阖闾伐楚,吴国以3万之众过义阳三关进入楚国,如入无人之境,最终在柏举之战一举打败了总兵力至少40万的楚国。
然而之后吴王夫差杀害忠臣伍子胥,不先灭越国,反而北上与晋国争霸消耗了国力,导致如日中天的吴国仅仅九年就被越国所灭。
 

3. 流芳百世的《孙子兵法》

2,500年过去,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出其右,在这短时间内,中国只要打仗都要遵循《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在唐朝被传到日本,日本战国时代(1467~1615),群雄纷争,名将辈出。此时出现了诸如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毛利元等著名武将,他们无不把《孙子》奉为圭臬。
 
《孙子兵法》其实是一本很短的兵书,总共只有6000多字,如果要读的话半个小时就能读完,全书字字干货,不拖泥带水,每句话都很重要,也因为如此,这本书有点难懂。全书共分十三篇:
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变、火攻、用间
我们不按篇章的顺序,而是按照重要性来品读一下这本书。

3.1 百战不殆

我们经常听的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然而这是错误的版本,书中的正确的版本是: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不殆也就是不输,《孙子兵法》十三篇基本上十篇都没有讲怎么打,而讲怎么不打。只要打仗一旦输了就意味着死亡,打死多少个敌人并不重要,因为敌人是无数的,但是你的脑袋就有一个,输了脑袋就没了。所以孙子强调的不是百战百胜、而是百战不殆(Die)。
那不输和赢有什么区别呢,不输包括了和对方平手、也包括不发生战争,孙子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尽可能的不要发生战争,避免战争”。孙子兵法不是教人如何赢,而是教人如何避免失败。要知道,学习避免失败有一个非常非常重大的意义,他能堵塞我们所有人生错误的源头。
生活中,保护自己更为重要,你学那么多杀人技巧基本用不上,最重要的是不被别人欺负,那你就是最厉害。当你和别人发生矛盾发生冲突的时候,首先不是第一时间想去我要反攻,他打你一下我就要打回去。而是首先要考虑明白,打回去会怎么样,尽可能的不打回去,能解决这个问题是最好的。至于如何解决在后面会说到。
孙子的这句话,完整展开是: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不知比知己,一胜一负 不知比不知己,每战必殆
整个的意思就是,知己知彼,怎么打都不会输、但我知己不知彼的话,我就有50%的机会能赢。而如果我一无所知,就纯粹想试一试的话,那基本输定了。
战争也好还是冲突也好,是不允许试的,不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首先要做的是不要轻举妄动,先观察收集情报,做好战斗的准备,不得不发生战斗的时候才要去战斗。对两个国家来说也是一样,一旦发生战争,对于两边来说都是一种损耗,往往很容易被第三方趁虚而入。
知己知彼很重要,其中,知道己很容易,那要怎么做到知彼,这个内容写在了最后一篇《用间》里。

3.2 用间

用间顾名思义就是使用间谍。而间谍呢分为五种:
  1. 因间: 利用敌国的老百姓当间谍,这种间谍可能收集不了太有用的情报,但是很容易隐蔽,数量也可以比较多。
  1. 内间:指敌方的官员,就是能刺探到非常准确而有用的情报,但是败露的可能性也很大。
  1. 反间:利用对方的间谍来当自己的间谍,可以参考《碟中谍》,《无间道》。
  1. 死间:是我方送到敌方阵营,向敌方散播一些虚假信息的人,送过去的人一旦被发现就死定了,所以被称作为死奸,这个人不用回来。
  1. 生间:是去了还要把情报拿回来的人,他必须活着回来,
这几种 间的难度是不断上升的,但情报的价值也不断上升。生间要做到有去有回,其实是最难的。 当然了,我们会用间谍,敌人肯定也会用间谍来刺探我们的情报。,怎么才能防止敌人刺探我们的情报呢,这个内容写在了第一篇《计》里。

3.3 计

“计”就是作战计划,计里边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
兵者 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 兵不厌诈
只要是打仗,就是互相在骗,绝对不能让对方知道我们能干什么,我们不能干什么。即使能的也要装成不能,而且我们的信息是绝对不能够透露给对方,一旦我们的作战计划被对方知道了,我们就非常 被动,不管你有多大实力都没有用了。
也就是说在战争里最重要的就是:千方百计知道敌人的信息、敌人的实力,而千方百计让敌人无法知道我们的信息、我们的实力,这是战争不败的一个关键。
说到敌我双方的实力,在《谋攻》里写到了不同实力对比下的对抗方法。

3.4 谋攻

故用兵之法 十则围之 五则攻之 备则战之 敌则能分之 少则能投之 不若则能避之 故小敌之坚 大敌之擒也
简单说就是:如果我们的实力是对方的10倍、5倍的话直接就灭掉对方就可以 。如果我们和敌方势均力敌,我们就要拆分敌人让他不能团结,从而个个击破。 如果我们比敌人弱,那就不要打,尽可能避免以小博大,只要你认为敌人有可能比你强、存在一些比你们强的因素 ,你就不要打,不管这是不是事实。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孙子兵法》是绝对的实用主义:冷静、理智。
谋攻篇里还有一句经典:
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
你再能打不如不打就获胜,所以孙子兵法的根本思想就是在不发生战争情况下,如果能战胜敌人那是最好的。
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

3.4.1 伐谋

如果一定要打的话,上上策使用谋略战胜对方,伐谋指的是破坏对方的计谋。
在生活中假如有他人攻击你、或膈应你一定是有他的目的,你首先要了解他的目的,只要摸清目的、并化解这一目的,就可以避免开战。常见的情况比如说你们俩之间有些误会,拿只要化解了误会就能化敌为友。

3.4.2 伐交

当然,如果他的目的是非正义的、纯粹的抢占你的东西。
伐交指通过外交途径破坏敌人同它盟国的邦交,扩大、巩固自己的盟国。这是一个博弈论思想,孙子兵法不仅是一本军事著作,也被推崇为最早的博弈论著作。博弈策略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只看到双方的博弈和利益诉求,而是扩大游戏的参与方,甚至改造游戏,把更多其他看似不相关的人和利益拉进博弈游戏中来增加自己的赢面
你要分散他的实力,往往对方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或群体,让他们的实力不能汇集。而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壮大自己的实力。例如挖墙脚:通过散播谣言孤立他,将对方阵营的人挖过来成为你的人,此时对方可能就不战而退。

3.4.3 伐兵 & 攻城

在实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不得不正面冲突,只能兵戎相见。
然而这里要注意一个下下策:“攻打对方的城池”,城池代表对方最坚固的防守,对方是有充足的准备,冒然进攻是不明智的。
接下来,就谈到一个防守的问题,在判断形势、分析敌我实力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防守,因为敌人什么时候进攻这是无法控制的。
在第四篇《形》中讲到了防守阵型的内容。

3.5 形

昔之善战者 先为不可胜 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 可胜在敌
以前善于打仗的人,首先要做到的是巩固自己的防守,让自己处于不可战胜的地位。然后再等待敌人的可乘之机,一旦对方露出马脚,就抓住计划发起攻击。
会不会被敌人击败,取决于你自己的防守,而能不能战胜敌人,则取决于敌人能不能打赢。不管多么厉害的人,最多只能保证自己不败,胜不胜取决敌人露不露出马脚。即使对方没有露出马脚、没有给你机会,顶多就是个平手。就像打拳击赛时,谁都不出拳,互相试探对方。
notion image
机会不是属于有准备的人,而首先是属于活人,所以先要保证自己活下来,所以防守是特别重要,也是你唯一可以把握的东西。

3.5.1 商战中的防守

手机厂商之间常有这样的竞争,你手机生产的很好,就会遭到其它厂商的攻击,比如制造谣言、带节奏。而你要做什么,首先不是要制造谣言去反攻,而是先保持冷静、把自己的产品做好,这些谣言自然会会不攻而破。
但是首先你保证你自己没有问题,然后你再等待时机进行反攻,孙武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他特别强调不轻易打,但一旦打起来就一招制敌。
任何一个手机厂商生产的手机都是有漏洞的。如果他生产东西就是比你好,你几乎没有机会能够反攻,他又制造谣言的攻击你的话,你也只能忍受。只要你自己足够强大,一开始的隐忍其实是一种风度,等到对方漏出马脚的时机进行反击。
如何进行反击,在第六篇的《虚实》中有说到。

3.6 虚实

这一篇讲的是如何应对战场变化,里边有一句名言:
夫兵形如水 水之行避高而趋下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运兵、出招要像流水一样,不要攻击对方硬的地方,发现硬的地方直接绕过去,攻击到他软肋。 不要在关公面耍大刀,对方身体健壮就不要跟他发生肢体冲突,对方能言善辩,你就不要跟他废口舌争辩。任何事物都有弱点,用你的特长去打对方的软肋。
就像现在每个产品也都是一样的,虽然有很多竞争产品,但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跟最强的人去比他最强的东西,而是要追求差异化。不跟苹果手机去比操作系统的流畅度、可以比待机时间
 
《虚实》里边还有一句话: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为之神
敌我之间的战斗、冲突是瞬息万变的,你攻击对方的软肋、对方自然会选择防守,所以你也要瞬息万变,不能一招打到底。一招能制敌最好,如果没有制敌就马上就要变,再寻找新的弱点。
接下来,讲到孙子兵法中的关于正面冲突的描写,也就是第七章的《军争》。

3.7 军争

兵法写到战争中最重要的六个要素:风、林、火、山、阴、雷。
其疾如风 其徐如林 侵略如火 不动如山 难知如阴 动如雷霆
进攻的时候像风一样快,避开对方坚硬之处快速穿过。行军部署要像林一样整齐、安静。 一旦开打了就像火一样摧毁性的猛烈。 驻扎士兵的时候防守要像山一样的稳固,要隐藏自己的信息情报,不让敌人知道自己的情况。而动如雷霆则是指一旦开打就要有十足的气势。
开战后,讲究一鼓作气、在气势上直接压垮对方,速战速决。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若不速战速决,可能一开始的优势,马上就会变成劣势。一旦进入持久战,对双方来都是一种拖累。

3.7.1 穷寇勿迫

然而在战争中,即使速战速决、一招制敌,但也不能将对方完全逼入绝境:
穷寇勿迫 此用兵之法也
战争的目的永远不是杀戮,只要胜负一分,就不要把人往死里逼。“置之死地而后生”意思是,若你把敌方逼到死,那他一定会选择反扑,与你背水一战,这对你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你应当做的是尽可能的把他们劝降,成为你的兵,只要对方有一丝可能能成为你的盟友,都不要放弃这一丝可能。赶尽杀绝是兵家大忌。敌人是杀不完的,你可能把这个国家灭的寸草不生,还有另一个国家。所以尽可能的把他们都招安,最后统一成一个国家是最重要的。
所谓斩草除根不是用兵之法、都只是仇恨,只有为了杀戮才会赶尽杀绝。
在开战的过程中,关于双方气势的变化,在第二篇《作战》之中有提到一些技巧。

3.8 作战

杀敌者 怒也 取之利者 祸也
对士兵的奖励是非常重要的,士兵也有喜好,有的就喜欢杀、有的就喜欢抢,你满足了他的喜好,他才会有更高的斗志,好好帮你打战。相反,你不满足士兵的话、他想要的你不愿意给,想让士兵帮你打战就难了。 简单地说,假如你的士兵如果杀死对方的士兵,就要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奖励,比如一个称号”战神“。而如果你的士兵抢夺了对方的物资,你就要对他们同样的物质奖励。
notion image
战斗的过程,是一个气势不断变化的过程。战场上并不是两方的持续拔河消耗,人数越来越少,而应该是其中一方人越打越多,另一方越打越少。我方抢下了敌方一量战车,就要把旗子一换、把它变成自己的车,俘虏的敌人也马上劝降,变成自己的人。能利用起来的武器、建筑、资源、士兵一切都要利用起来壮大自己,就算是一个房子抢下来、也马上插个旗子占为己有,每往前挺近一步兵线都要插个棋子🚩,从而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获得战争局势上的胜利。
 

4. 永恒的经典

孙子兵法在过去2500年中,一直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兵书,没有之一。而在这2500年内也从来没有更新过、不需要更新,直至今天都不过时,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 西方那么多国家,一直在打仗但谁都打不过谁,各自觉得自己的战术最好使。在19世纪时候,欧洲出现过一本兵书,一度在很多国家取代了《孙子兵法》的地位,这就是被称做“西方兵圣”的普鲁士军事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写的《战争论》。 卡尔的军事水平很一般、基本上谁都打不过,各种被虐,但此人特别擅长研究。一旦他输给谁,他就会研究对方的战术,而将他击败次数最多的就是拿破仑,所以其实很大程度上写的是拿破仑的战术,由于拿破仑在西方的军事地位,所以这本书就对整个西方的战争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而拿破仑的核心理念是“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他和孙子兵法是完全相反的,孙子主张“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也就是”防守是最好的进攻”,你守住了就可能不战而胜。拿破仑特别主张侵略,把整个欧洲打个遍,所以这本书火了之后,就发生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为那个时候的世界,各个国家都以“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作为战争思想,大家都不防守都出去侵略了。
日本在江户时代还是信奉《孙子兵法》,所以他不招谁惹谁,但到了明治时代,开始信奉《战争论》,开始到处扩张。就像在二战中日本就像疯子明显知道打不赢战争,仍然选择偷袭珍珠港,也是因为坚信“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觉得自己若不进攻就死定了。
二战之后,中国、法国、印度、以色列、朝鲜、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和英国都用核武器武装自己,并签订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此之后大家都开始隐忍和防守,不再轻易开战。各个国家之间更多的是打嘴炮、强烈谴责,并同时好自己的防守。

5. 思考

孙子兵法讲究胜而后求战,极度保守、意味着不去轻易冒险,根本原因是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斗。
但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你判断是能担得起的风险与损失,就应该要大胆去冒险。比如你损失的只是一时的面子,一点点小钱、一点点利润、一点点时间精力等等,如果这些损失能够博取较大的收益,那么就不应当犹豫谨慎,大胆去拼。

6.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