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tags
type
slug
date
status
summary
icon
password
前言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在学习了几周后,会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交易的秘诀。但实际上,交易是一条需要长期积累和持续精进的道路,这其中的复杂性远超想象。
交易从来没有稳赢之说,每一笔交易的结果都具有不确定性,“黑天鹅”、“白天鹅”随时都会出现。
我们做交易,本身是投入一定的本钱,在可承受风险的范围内,去博取更高的利润。
回顾我的交易之路,早年我也阅读了一些技术交易的书籍,但我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技术交易系统。在那个阶段,我甚至认为技术交易是一种歪理邪说,更倾向于相信市场中存在某个庄家在操盘,并试图通过消息面来进行交易。
之后,在交易市场中经历了大起大落后,我才逐渐意识到建立交易系统的重要性,并开始认真尝试。学习交易的理论部分可能只需要两三个星期的时间就能掌握,但要把这些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把知识转化为交易中的“固件”,却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的磨练。
如果在一笔交易中,你选择了超过系统规定的仓位,结果往往会是亏损。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建立交易系统时,理性判断认为这笔交易应该使用10%的仓位,但你偏偏选择了30%;或者本该使用50%仓位的交易,你却决定满仓梭哈,这种基于个人主观意愿而加大的仓位通常会带来亏损的结局。
另外一种常见的情况是,系统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买入信号,但你却因为不敢下单而犹豫不决。通常,这样的交易往往反而会成为那些本该止盈的机会。
交易是社会学
交易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更像是社会学,而非纯粹的科学。
尽管交易的核心涉及科学、数学和概率,但它与科学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举个例子,如果我要把一枚火箭送上太空,只要设计参数到位,材料准备充分,火箭就可以成功发射。
如果发射失败,那问题一定出在设计或参数上,因为火箭本身是没有情感的,不会因为恐高而放弃飞行。只要修复技术问题,火箭终将成功升空。
然而,交易并非如此简单。
交易是一种社会学现象,即便你掌握了所有的信息,比如交易所的动态、交易量的数据,甚至是某个币种的所有相关信息,你也未必能确保每次交易都能赢。
交易涉及社会学的复杂性,涵盖了人际关系、商业经营,甚至亲子关系等领域。就像在生活中,即使你付出了所有努力,也未必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但是,如果你能持续地做大概率会成功的交易,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上你还是有很大机会取得成功的。这就是交易的本质——即使不能确保每一次都赢,但长期坚持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最终会获得收益。
不要在意短期成绩
做交易时不要过分在意短期成绩。
短期的表现并不能说明什么,一个新手也可能在短期内赚到大钱,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手也可能在短期内遭遇失利。
再耀眼的短期成绩,放长时间来看,往往都会被消磨殆尽,显得不再那么引人注目。
举个例子,回顾罗老师的历史交易。2021年10月26日,他清仓了大部分现货。
当时,市场上的评价分为两类。
一类是新手韭菜,他们说基本面已经改变,历史规律不再适用,这次的情况完全不同。
另一类是已经有一定交易经验的人,他们也对此操作提出了质疑,认为在价格从6万美金跌到接近6万9美金后才开始跑,早就错过了最佳时机,这样怎么能称自己为交易高手呢?当时这些批评听起来很刺耳,甚至让人觉得有些丢脸。
然而,时间是最好的检验者。
两年后,当我们再回顾这笔交易时,那些曾经的评价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在的评价反而是“你怎么这么牛,真是料事如神”。
因此,做交易时千万不要在意短期的评价,这些评价往往受概率因素的影响。即使是90%胜率的策略,也可能会偶尔失利;而即便是10%胜率的策略,那些看起来愚蠢的交易模式,在短期内也有可能获得巨大的利益。
不要在乎事后评价
这又引申出了另一个重要话题:所有的抄底和逃顶,都是在回过头来看时才会被定义为“抄底”或“逃顶”。
在当时进行交易的过程中,这不过是一次常规操作,是对交易系统的执行而已。
罗老师在2022年以均价16,500美金进行的那笔交易为例,后来被视为一次成功的抄底。但在此之前,从当年9月起,他就已经开始了尝试性买入。大部分交易都是保本或止损的,中途几乎没有止盈的机会。如果没有之前的这些铺垫和不断尝试,又怎么可能刚好在最低点买入呢?这并不是偶然,而是执行系统一步步走出来的结果。
再来看看所谓的“逃顶”操作。如果在卖出之后,市场继续下跌,那么就会被认为是成功逃顶了。但如果卖出后市场反而大涨,人们的评价就会变成“卖飞了”。相同的操作,因为市场走势的不同,得到的评价却完全相反。
因此,关键在于坚持执行交易系统,反复操作。只要你始终如一地执行系统,总会有几笔交易在事后被证明是精准的抄底或逃顶。这其实是概率问题,而不是你主观上想抄底或逃顶就能实现的。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应该忘掉“抄底”和“逃顶”这两个概念,专注于系统的执行和长远的盈利目标。市场中的这些标签往往是事后才贴上的,而非你在当下能够准确判断的。
交易只能靠自己
我希望每一位立志从事交易的人都能明白,交易最终只能靠自己。概率因素是无法改变的,也无法突破,概率始终存在于交易中。
回顾我的经历,每次大幅盈利之前,往往都会经历一段持续的保本或止损期。这种情况很难避免,每次几乎都是如此。如果你是一个刚入门的交易者,可能对这些反复保本和止损的操作会感到困惑甚至失望。
起初,我对跟单行为非常反感,认为跟单不靠谱。但现在再来看待跟单,我的看法有所变化。能够真正1:1跟单并持续下去的人,往往是那些对交易有一定理解的人;而不懂的人,即使尝试跟单,也很难跟得住。对于一个交易新手来说,看到交易者连续三四个月保本或亏损,可能会觉得这完全是浪费时间,甚至会认为这个交易者根本不行,最终选择放弃跟单。然而,一旦他们放弃后,交易者却可能在下一笔交易中大赚,覆盖了之前的所有亏损,并实现大幅盈利。这时候,新手可能又会心生懊悔,再次尝试跟单,却又开始亏钱。
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我身上,许多知名交易员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例如,我非常推崇的交易员“比特币肥宅”。在此顺便提一下,比特币肥宅已经退隐,现在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关于他的消息,无论是油管、推特还是微博,几乎都是假冒的。之所以推崇肥宅,是因为他继承了利弗莫尔的交易法则,且执行力极强。他的交易过程是完全公开的,没有任何延迟,他在公开实盘中赚了超过100倍的收益。
然而,尽管肥宅的战绩斐然,真正从中获利的人却并不多,大部分人反而在骂他,甚至怀疑他是交易所的托。这种心态令人费解,毕竟市场行情,不会为了某个人而“演戏”,它是真实而无情的。
所以,对于交易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理解并接受交易的本质——你无法控制市场,也无法改变概率,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不可控的环境中,保持执行力,专注于长期的结果。
绝大部分收益来自于少数订单
神奇的二八法则在交易中可以这么理解:80%的操作和订单只能带来20%的利润,而剩下绝大部分的利润来自于你少部分的订单。
关于“比特币肥宅”的另一个主流评价是:”他的大部分利润都源自于一笔交易,这样的表现根本不具备代表性。有人认为,这样的成功无法复制”。
然而,如果没有一套明确的策略和执行章法,当市场发出信号时,你怎么能够确保自己在车上?如果总是想着预测市场,等到大行情出现时再上车,那么凭什么确信在关键时刻你真的能跟上?交易的本质在于,一旦出现信号,就要果断入场;一旦交易失败,就要迅速平仓。只有通过这种严格的执行方式,才能确保在大行情启动时你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而这种操作的风险相对较低,大多数情况下,当你入场后会有浮盈的机会,即便行情回调,也能至少保本。偶尔止损也不会对本金造成太大伤害,连续失败十几次,也不至于严重损失。一旦成功抓住一次大行情,账户的收益会迅速攀升到新的高度。
其次,只要你的账户是持续增长的,总会有某一笔交易,或是一小段时间内的交易,贡献了大部分的利润。举个例子,回顾我过去的交易,一年前,我在28,000美元卖掉比特币,了结了那次交易。当时我也提到,2023年第一季度的收益,超过了过去两年收入的总和。对于这种情况,有什么问题吗?再看看2024年,比特币和狗狗币的大涨,再次为我贡献了一个季度的利润,超过了过去两年的总和。甚至连巴菲特也是如此,自2020年以来的三四年里,他的利润就已经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这有什么值得质疑的吗?只要你的账户在增长,这种情况是必然会出现的。
最后,我想总结几点:交易中始终存在概率性因素,长期的结果会逐渐覆盖短期的损失。作为交易者,必须学会忽略短期的评价和感受,专注于长期的目标和收益。
Loading...